新生兒嘔吐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(1)母親在孕期要注意乳房護理:奶頭凹陷者要逐漸將奶頭提拉出來。 (2)用奶瓶喂奶時要注意橡皮奶頭孔眼不要過大,防止吸奶過急、過沖。不要讓嬰兒吸吮帶眼的假奶頭。 (3)喂奶次數不要過多或喂奶量過大。喂奶時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滿奶頭。 (4)喂奶前不要讓嬰兒過于哭鬧。 (5)喂奶后不要過早地翻動嬰兒,應將其豎起來,輕輕拍打背部,使“飽嗝“后再放回床上。 (6)容易嘔吐的孩子喂奶后,將他的床頭抬高一些,頭側位睡。 新生兒嘔吐西醫(yī)治療 一、.對癥治療 1、改善喂養(yǎng)方法: 選擇孔大小適當的奶嘴。 喂奶時:奶瓶有一定傾斜,使奶充滿奶嘴。 喂奶后:將嬰兒抱起伏在肩上,輕拍其背部,使空氣通過打飽嗝排出來。之后將嬰兒上部墊高,右側平臥。 2、禁食: 適應癥:病因未清楚、懷疑外科疾病、消化道出血,同時給予補液,保證營養(yǎng)供給。 3、調整體位:提高頭部和上身的體位,一般30°左右。 4、糾正水、電解質紊亂。 5、洗胃: 適應癥:咽下綜合征 用溫生理鹽水洗2~3次。 注意:洗胃后仍嘔吐,應考慮其他疾病。 6、胃腸減壓: 適應癥:外科疾病、嘔吐較頻繁、腹脹。 7、解痙止吐: 適應癥: (1)胃食管反流:用胃動力制劑或解痙劑。 (2)幽門痙攣:用解痙攣藥。 常用藥物:阿托品1/l0000溶液 用法:喂奶后15min給藥,從每次5~10滴開始,逐漸增加到控制嘔吐為止。 注意事項: 須稍許減量以不引起臉紅為宜,否則藥量多大。 幽門肥厚用此法無效,可用手術治療。 二、病因治療 1、抗感染:對有感染者給抗生素治療。 2、止血:對消化道出血者用維生素K1、酚磺乙胺(止血敏)等止血。 3、解除顱內高壓: 腦水腫: (1)20%甘露醇每次0.5g/kg,每6~8小時1次。 (2)呋塞米每次0.5mg/kg,1~2次/d。 顱內占位性病變:進行腦積水行引流術。 新生兒嘔吐中醫(yī)治療 辨證論治 1、乳食內積證 【癥見】嘔吐酸腐,不思飲食,脘腹脹滿,大便秘結或瀉下,苔厚膩 【治則】消食和胃 【方藥】消乳丸 2、邪襲衛(wèi)表證 【癥見】卒然嘔吐,伴流涕,噴嚏,發(fā)熱,苔白,指紋浮 【治則】疏邪解表,兼和胃降逆 【方藥】外感風寒者,用藿香正氣散加減;感受夏令暑濕之邪者,用新加香藿飲加黃連、鮮蘆根 3、胃熱氣逆證 【癥見】嘔吐頻繁,食后即吐,口渴多飲,面赤唇紅,煩躁少寐,舌紅苔黃,指紋紫 【治則】清胃降逆 【方藥】藿連湯加減 4、脾胃虛寒證 【癥見】食久方吐,或朝食暮吐,吐出物多為精稀痰水,或不消化乳食,面色蒼白,精神疲倦,四肢欠溫,便溏,唇舌淡白,指紋淡 【治則】溫中散寒、和胃降逆 【方藥】丁萸理中湯加減 5、胃陰虧虛證 【癥見】反復嘔吐,常呈干嘔,饑不欲食,口燥,咽干,唇紅,大便干結,舌紅少津 【治則】滋陰益胃、降逆止嘔 【方藥】麥門冬湯加減 新生兒嘔吐其他治療 1、針灸療法:針刺取主穴內關、中脘、足三里,配穴取太沖、內庭。艾灸取天樞、關元、氣海等穴。 2、推拿療法:補脾經,揉外勞宮,推三關,推天柱骨,揉中脘,用于脾胃虛寒證。清板門,逆運內八卦,消補脾經,分腹陰陽,摩腹,用于乳食內積證。清脾胃,清大腸,退六腑,掐合谷,運內八卦,擠揉天突,推下七脊骨,用于胃熱氣逆證。 3、嘔吐嚴重者,應予靜脈輸液。 4、哺乳時不宜過急,以防咽進空氣。哺乳后,將小兒豎抱,輕拍背部,使吸入空氣得以排出。 (僅供參考,詳細請詢問醫(yī)生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