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黃疸西醫(yī)治療 1、光照療法:新生兒裸體臥于光療箱中,雙眼及睪丸用黑布遮蓋,用單光或雙光照射,持續(xù)24―48小時,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/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。 2、酶誘導(dǎo)劑:常用苯巴比妥,劑量:5――6mg/kg/日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,不必治療。但遇黃疸較嚴重時應(yīng)予光療并作進一步檢查,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。 3、交換輸血:換血是治療高膽最迅速的方法。主要用于重癥母嬰血型不合的溶血病,可及時換出抗體和致敏紅細胞、減輕溶血;降低血清膽紅素濃度,防止膽紅素腦病,同時糾正貧血,防止心力衰竭。 新生兒黃疸中醫(yī)治療 1、濕熱熏蒸證 【證候】面目皮膚發(fā)黃,顏色鮮明,狀如橘色,煩躁啼哭,小便黃赤,大便秘結(jié)或灰白。舌紅,苔黃厚膩,指紋滯。 【治法】清熱利濕,利膽退黃。 【方藥】茵陳蒿湯。主要藥物:茵陳、梔子、大黃。常加用金錢草、郁金、澤瀉、車前子以增強利濕退黃之功。伴嘔吐者,加半夏、竹茹降逆止嘔;伴腹脹者加厚樸、枳實理氣導(dǎo)滯;熱重者加黃芩、黃連、虎杖清熱利濕。 2、寒濕阻滯證 【證候】面目皮膚發(fā)黃,顏色晦暗,精神倦怠,不欲吮乳,時時啼哭,腹脹便溏,或大便灰白,小便黃少。唇舌偏淡,苔白滑,指紋淡。 【治法】益氣健脾,溫中化濕。 【方藥】茵陳理中湯加減。主要藥物:茵陳、黨參、白術(shù)、茯苓、干姜、甘草。四肢不溫者,加制附子助陽散寒;腹脹者,加木香、大腹皮行氣消脹;大便溏泄、胃納呆滯者,加茯苓、砂仁化濕和胃。 3、瘀積發(fā)黃證 【證候】面目皮膚發(fā)黃,顏色晦滯,腹部脹滿,青筋暴露,肝脾大質(zhì)硬,小便短黃,大便秘結(jié)或灰白,唇色暗紅,或衄血。舌見瘀點,指紋紫。 【治法】活血化瘀,利膽退黃。 【方藥】血府逐瘀湯合茵陳蒿湯。主要藥物:生地黃、當歸、牛膝、紅花、桃仁、柴胡、枳殼、赤芍、川芎、桔梗、茵陳、梔子、大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