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學(neonatology)是研究新生兒生理、病理、疾病防治及保健等方面的醫(yī)學科學,原屬兒科學范疇,現已逐漸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。新生兒( neonate,newborn)系指從臍帶結扎到生后28天內(<28天)的嬰兒。圍生期(perinatal period)是指產前、產時及產后的一段特殊時期,目前國際上有四種定義,而我國將其定義為自妊娠28周至生后7天圍生期內的胎兒或嬰兒稱之為圍生兒。 新生兒分類 1.按胎齡分類 (1)足月兒(term infant):是指胎齡(gestational age,GA等于或大于37周并小于42周(胎齡在259~293天之間)的新生兒。 (2)早產兒(preterm infant):是指胎齡小于37周的新生兒(胎齡<259天): (3)過期產兒( post-term infant):是指胎齡等于或大于42周(胎齡≥294天)的新生兒。 2.按出生體重分類 是指出生1小時內的體重 (1)超低出生體重兒 (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,ELBW):指出生體重小于1000g的新生兒。 (2)極低出生體重兒(very low birth weight,VLBW):指出生體重小于l500g的新生兒. (3)低出生體重兒 (low birth weight,LBW):指出生體重小于2500g的新生兒。 (4)正常出生體重兒(normal birth weight,NBW)指出生體重等于或大于2500g并小于或等于4000g的新生兒。 (5)巨大兒(macrosomia):指出生體重大于4000g的新生兒。 3.按出生體重和胎齡分類 (l)小于胎齡兒(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,SGA):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兒體重的第10百分位數以下的新生兒。 (2)適于胎齡兒(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,AGA)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兒體重的第10至第90百分位數之間的新生兒。 (3)大于胎齡兒(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,LGA):出生體重在同眙齡兒體重的第90百分位數以上的新生兒。 4.按出生后的周齡分類 (l)早期新生兒(early newborn):是指出生后1周內的新生兒。 (2)晚期新生兒(late newborn):是指出生后第2周開始至第4周末的新生兒。 5.高危兒(high risk infant)是指已經發(fā)生或可能發(fā)生某種嚴重疾病而需要監(jiān)護的新生兒。常發(fā)生于如下情況: (1)母親疾病史:如糖尿病,感染、吸煙、吸毒或酗酒史,母親為Rh陰性血型,過去有死胎、死產或性傳播病史等。 (2)母孕期異常:母親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、先兆子癇、子癇、羊膜早破、羊水胎糞污染、胎盤早期剝離、前置胎盤。 (3)異常的分娩史:各種難產、手術產(高位產鉗、胎頭吸引、臀位產)、分娩過程中使用鎮(zhèn)靜和止痛藥物史等。 (4)出生時異常:如新生兒窒息、多胎兒、早產兒、小于胎齡兒、巨大兒、宮內感染、先天畸形等。 6、新生兒病房分級 根據醫(yī)護人員的水平及病房的設備條件,將新生兒病房分為三級: (l)I級新生兒病房:即普通嬰兒室,適于健康新生兒,主要任務是指導父母科學的護理嬰兒,以及對常見遺傳代謝病進行篩查。 (2)Ⅱ級新生兒病房:即普通新生兒病房,適于胎齡>32周和出生體重≥l500g(發(fā)達國家為胎齡>30周和出生體重≥1200g)者或患有各種疾病如產傷、呼吸窘迫及產科麻醉并發(fā)癥等而無需循環(huán)或呼吸支持及外科手術治療的新生兒。 (3)Ⅲ級新生兒病房:即新生兒重癥監(jiān)護室(NICU),適于各種危重新生兒的搶救及治療,并負責接收I、Ⅱ級新生兒病房轉來的患兒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