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見癥狀 焦慮 社交敏感性障礙 智能障礙 空間感知障礙 口吃 拒食 目前診斷為孤獨癥的多數(shù)患兒的損害都沒有早期報道的那樣嚴重,但其癥狀的涵蓋面卻非常廣泛,包括情感,認知,社交,交流,自主性神經(jīng)功能,整合功能及適應行為等多方面,DSM-Ⅳ特別強調其社交及交流功能的損害。 孤獨癥病情的輕重差異很大,Kanner(1943)當年描述的發(fā)病于嬰兒早期的孤獨癥是很嚴重的病例,多種心理功能均有損害,但一般沒有妄想,幻覺及聯(lián)想散漫癥狀,所以很難與精神分裂癥掛鉤,輕的孤獨癥其社交功能,交流功能以及行為的異常都可以很輕,很難診斷為病,更像一個性格問題。 孤獨癥患者與別人的親密度都較差,對人情溫暖通常表現(xiàn)冷漠,對別人的痛苦不表同情,對別人的歡樂也不去共享,即使自己遭到打擊,也不會去尋求別人的同情(例如患兒摔痛了也不去找大人訴述),對言語或非言語表達的理解能力較差,這也是不能領會別人感情的原因之一,患兒本身的表達能力也較差,常有模仿言語,代名詞用錯(把自己稱為“他”),或以某一詞匯表達只有他自己懂的意義,言語發(fā)育多遲滯甚至不發(fā)育,在語音,語法,語義3個方面,語義的發(fā)育更差,想象力和象征能力也可有明顯損害,但儀式動作,刻板行為,自尋刺激,自我傷殘,奇怪行為等卻常見,有時對某人,某物,某一擺設形式有特殊的依戀,不許別人去動,孤獨癥患兒情感反應一般膚淺,但有時也可反應過分,特別是動了他不許動的東西時,患者的認知障礙包括抽象能力,概念銜接及整合能力的損害,還可以有嗅覺,味覺,觸覺的異常,以及視覺,聽覺加工能力的發(fā)育不全。 多數(shù)患者智力都較差,但有些患兒的某些能力可以超常(包括音樂,繪畫,算術,日期計算等能力),言語表達及社交技巧都是差的。 孤獨癥一般在生后或嬰兒早期即有癥狀,但家長卻常不能及時發(fā)現(xiàn)而及時就診,一般而言,其病程多朝好轉的方向發(fā)展,但其好轉的速度很不規(guī)則,時快時慢,難以預測,有時亦可因外界因素(例如患其他疾病)或原因不明的暫時因素而惡化。 及時給予教育訓練對改善其癥狀有重要意義,輕癥者經(jīng)這類處理后可以接近正常,有些患者的某些特殊能力提高很快,其他能力則提高很少或沒有提高。 孤獨癥患兒到成人后,其癥狀仍繼續(xù)緩慢改善,但仔細檢查總可發(fā)現(xiàn)一些殘留癥狀,總的說來,約有2%~15%的患者的認識及適應功能可接近常人,但某些強迫癥狀,刻板動作,口吃等成年后仍常繼續(xù)存在,仍較孤獨不愿與人接觸,言語理解及表達能力常接近正常,成年患者有的可以自立,但一般都不結婚。 1.典型癥狀 (1)社會交往障礙:大部分孤獨癥患兒嬰幼兒期即表現(xiàn)出對人缺乏興趣,與別人無目光對視,表情貧乏,被擁抱時無相應期待被抱的姿勢和表情,甚至予以拒絕,呼喚他們的名字,常常無反應,6~7個月時還分不清親疏關系,不能與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戀關系,難以與同齡兒童建立正常的伙伴關系,不喜歡與同伴一起玩耍,沒有去觀看游戲的興趣或去參與的愿望,不會游戲方法和規(guī)則,即使被迫與其他兒童一起玩耍,也不會主動接觸別人,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集體活動之中。 (2)語言交流障礙:患者語言發(fā)育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,也有些病兒2~3歲前語言功能出現(xiàn)以后,又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,這些伴有語言倒退的孤獨癥兒童早期語言發(fā)育相對較好,但病后語言損害較重,提示可能有特殊的生物學病因,患者很少甚至完全不會使用語言進行正常的人際交流,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,身體語言,如點頭,搖頭,手勢,面部表情的變化明顯比正常同齡兒童少,病兒往往不會主動與人交談,不會維持或提出話題,或者只會反復糾纏同一話題,而對別人的反應毫不在意,他們常不會使用代詞或錯用代詞,有些患兒則表現(xiàn)為自言自語或哼哼唧唧,自得其樂,講出的話怪聲怪氣,語言單調平淡,缺乏抑揚頓挫和感情,此外,還可能有模仿語言或刻板重復語言,例如模仿別人剛說過的話或幾天前從電視里聽到的幾句話等。 (3)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:患者對于正常兒童所熱衷的活動,游戲,玩具都不感興趣,而喜歡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,如非常尖銳的物體,廢瓶蓋,破木塊,或觀察快速轉動著的電風扇等,?沙掷m(xù)數(shù)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而沒有厭倦感,且對這些物品有正常人不可理解的奇特玩法,可經(jīng)久不厭,有些患兒不可克制地用手指反復觸摸或放鼻前反復嗅聞每一樣東西,或常反復不停地拍手,捶胸,轉圈,用舌舔墻壁,跺腳等,他們常固執(zhí)地要求生活環(huán)境,日;顒映绦虿蛔,如每天必須吃同樣的飯菜,使用相同的便器,長年穿同一件衣服,外出時要走相同的路線等,若這些活動被制止或行為模式被改變,患者會表示出明顯的不愉快和焦慮情緒,甚至出現(xiàn)反抗行為。 2.智能及感知覺障礙 孤獨癥病兒的智能約有50%處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(IQ<49),約25%為輕度低下水平(IQ為50~70),還有25%可保持正常,病兒具有特征性智力損害模式,即智力的各方面發(fā)展不平衡,操作性智商相對高于言語性智商,運用機械記憶和空間視覺能力來完成的題目所得成績較好,而依靠把握意義的能力來完成的題目所得成績相對較差,由于代償作用,某些患者的機械記憶,空間視覺能力發(fā)育良好,例如某些孤獨癥患者對音樂,計算,推算日期和背誦等方面呈現(xiàn)特異功能,即所謂的“白癡天才”,他們的最佳能力與最差能力之間的差距非常大,但多數(shù)患者的最佳能力仍然低于同齡兒童的相應水平。 患者對痛覺的感受遲鈍,有時對很強烈的聲音刺激也顯得非常遲鈍,但對某些特定的聲音卻很敏感,常常一聽到這種聲響便迫不及待地塞住耳朵,不愿意用手或腳接觸到沙子,泥土或水,喜歡用手去觸摸或揉搓毛毯類物品,喜歡觀看發(fā)光的或旋轉的物體,經(jīng)常用舌去舔某些物品。 3.非特異癥狀 多數(shù)患者合并注意缺陷,多動障礙和發(fā)育協(xié)調障礙,約20%患者有抽動癥狀,12%~20%患者出現(xiàn)癲癇發(fā)作,以大發(fā)作類型居多,低智能型患者發(fā)生率較高,約1/3患者有腦電圖異常,?梢姷焦陋毎Y患者同時伴有偏食,拒食,反芻及異食等進食問題或睡眠障礙,語言能力較好,智商較高,年齡較長的患者常伴有強迫癥狀,自傷,沖動,攻擊,破壞,違拗等行為也常見,還可有恐懼,緊張情緒,甚至驚恐發(fā)作,少數(shù)有性自慰及拔毛發(fā)行為等。
|